
— 新聞動態 —
精誠一意,格致創新
電瓷原料的預燒
電瓷原料預燒是指在電瓷制品成型前,將原料(如黏土、石英、長石、氧化鋁等)在特定溫度和氣氛條件下進行預先燒結的工藝過程。
一、目的與意義
1.排除結構水、有機物和揮發分
粘土類原料(如高嶺土)含有大量的結構水(OH?)。在加熱到400-600°C以上時,這些結構水會以水蒸氣的形式劇烈排出。如果在最終燒成時直接排出,會導致坯體劇烈收縮、變形甚至開裂。原料中可能含有的有機物、硫化物、碳酸鹽等在加熱過程中會分解產生CO?、SO?等氣體。預燒可以提前排除這些揮發分。
意義: 顯著減少最終燒成時的收縮率和變形、開裂風險,提高產品尺寸穩定性和成品率。
2.穩定晶型 (特別是石英)
石英在573°C會發生快速的β-石英?α-石英相變,伴隨約0.82%的體積膨脹。這個相變是可逆的。在最終燒成過程中,如果坯體內含有未預燒的石英顆粒,當窯爐溫度經過573°C時,石英顆粒的劇烈膨脹會成為巨大的內應力源,極易導致坯體炸裂(俗稱“石英炸裂”)。
預燒石英(通常在900-1000°C)的目的是使其完全轉變為α-石英,并在冷卻過程中“凍結”在這一高溫穩定態(實際上是一種亞穩態)。這樣,在最終燒成的升溫階段,當溫度再次經過573°C時,預燒過的石英顆粒不會發生顯著的相變膨脹(因為已經是α-石英),從而避免了破壞性的體積變化。
意義: 這是防止石英炸裂、提高燒成合格率的關鍵步驟,對含石英量高的電瓷配方(如高鋁瓷、長石瓷)尤為重要。
3.促進高嶺土莫來石化
高嶺土在預燒溫度下(通常在950-1050°C),會發生脫水、分解并開始初步形成非常細小的、無定形或雛晶狀態的莫來石相。
意義: 這種預先生成的莫來石雛晶在最終燒成時可以作為晶核,促進莫來石晶體的發育生長,有利于獲得更均勻、強度更高的瓷體結構。
4.提高原料純度與穩定性
預燒過程能燒掉大部分有機雜質和部分呈色雜質(如鐵化合物,在氧化氣氛下可能轉化為紅色Fe?O?,但通常預燒后還需進一步處理如磁選、酸洗)。使原料的化學和物理性質(如密度、硬度、反應活性)趨于穩定。
意義: 有利于后續精確配料、穩定工藝和最終產品質量。
5.改善粉磨性能
預燒后的原料(尤其粘土)失去了結合水,結構變得疏松多孔,硬度也可能發生變化(如高嶺土預燒后硬度增加,石英變化不大)。
意義: 這通常會提高原料在后續球磨工序中的研磨效率,縮短球磨時間,降低能耗。
二、常見電瓷原料的預燒特性
原料類型 | 主要礦物成分 | 預燒目的 | 典型預燒溫度(℃) | 預燒后變化 |
高嶺土 | 高嶺石 (Al?O??2SiO??2H?O) | 脫除結構水,生成莫來石雛晶 | 600-900 | 顏色變淺,密度增加,可塑性降低 |
石英 | SiO? | 促進晶型轉化,降低體積膨脹 | 900-1100 | β- 石英→α- 石英,硬度提高 |
長石 | 鉀鈉鈣鋁硅酸鹽 | 降低高溫熔融溫度,促進燒結 | 1000-1200 | 部分熔融形成玻璃相,改善原料流動性 |
氧化鋁 | Al?O? | 完成 γ→α 晶型轉化,減少燒結收縮 | 1400-1600 | 密度從 3.0g/cm3 增至 3.9g/cm3,硬度顯著提高 |
鎂質原料 | MgO | 形成方鎂石晶體,穩定結構 | 1500-1700 | 提高抗熱震性和絕緣性 |
三、預燒的關鍵工藝要素
1.溫度控制
溫度區間根據原料種類差異顯著:
黏土類原料:預燒溫度通常為 600-900℃,如高嶺土在 500-700℃脫除結構水,800-900℃生成莫來石雛晶。
高鋁原料(如氧化鋁):預燒溫度可達 1200-1600℃,促使 α-Al?O?晶型完全轉化,減少燒結時的體積變化。
石英原料:預燒溫度約 900-1100℃,促進石英從 β- 石英向 α- 石英轉化,降低晶型轉變體積效應。
溫度影響:溫度過低會導致雜質殘留或相變不完全;溫度過高則可能引起原料過燒、結塊,增加粉碎難度。
2.保溫時間
時間設定:通常為 2-8 小時,取決于原料粒度、窯爐傳熱效率及相變需求。
典型案例:氧化鋁預燒時,為確保 α 相完全形成,保溫時間可延長至 4-6 小時;黏土預燒時,保溫 2-3 小時即可完成脫水反應。
3.氣氛條件
氧化氣氛:多數電瓷原料采用氧化氣氛預燒(如黏土、長石),確保有機物充分氧化分解。
特殊氣氛:某些含低價金屬氧化物的原料(如含 FeO 的原料)可能需中性或還原氣氛,避免過度氧化影響電性能。
4.原料預處理
粒度控制:預燒前原料需粉碎至一定粒度(如≤0.5mm),確保傳熱均勻,避免內部未燒透或外部過燒。
混合均勻性:復合原料(如黏土 + 石英 + 長石)需預先混合,確保預燒時成分均勻反應。
四、預燒工藝的前沿發展
低溫預燒技術:通過添加燒結助劑(如 B?O?-SiO?-ZnO 系)降低氧化鋁預燒溫度至 1200℃以下,減少能耗。
微波預燒:利用微波對原料的選擇性加熱,縮短預燒時間(如氧化鋁預燒時間從 6 小時縮短至 2 小時),提高晶型均勻性。
納米原料預燒:納米級電瓷原料預燒時需控制溫度≤800℃,避免晶粒過度長大,保持高比表面積。
通過預燒工藝的精準控制,電瓷原料的物理化學性能得以優化,為后續成型、燒結奠定基礎,最終保障電瓷制品的絕緣強度、機械強度和耐候性等關鍵指標。實際生產中需根據原料特性和產品要求,靈活調整預燒參數,實現工藝優化與成本控制的平衡。
電瓷原料,預燒